periodontal treatments

牙周病治療

牙周病是國人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,根據統計,大約九成的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牙周問題。牙周病不僅影響牙齦健康,還可能導致牙齒鬆動、齒槽骨流失,甚至與全身性疾病(如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)相關。台中大里御誠牙醫提供專業的牙周治療與顯微牙周技術,幫助患者維持牙周健康,降低口腔問題對生活品質的影響。

02.

如何預防牙周病

什麼是牙周病?

牙周病是一種由牙菌斑與牙結石堆積引起的慢性發炎疾病,初期可能僅表現為牙齦紅腫、刷牙出血、口腔異味嚴重,但若未及時處理,細菌將持續破壞牙齦與牙周組織,導致牙齦萎縮、齒槽骨流失,最終可能造成牙齒鬆動甚至脫落。牙周病發展緩慢,早期症狀不明顯,定期檢查與及早治療是維持牙周健康的關鍵。

牙周病的常見症狀

  • 牙齦紅腫出血:牙菌斑堆積導致牙齦發炎,輕微刺激即可能出血。
  • 牙齦萎縮:牙齦逐漸往牙根方向退縮,導致牙齒看起來變長。
  • 口臭或口腔異味:細菌滋生導致持續性口臭,難以透過刷牙改善。
  • 牙齒鬆動:齒槽骨慢慢流失,使牙齒失去穩定性,可能影響咬合。
  • 疼痛或不適:牙齒周圍組織受損,可能在吃東西時感到疼痛。
  • 牙齦化膿:嚴重感染可能形成牙周膿腫,造成腫脹與疼痛。
  • 牙縫變大:牙齦萎縮與牙齒移動,導致牙縫逐漸變寬。

牙周病治療三階段

第一階段:基礎治療

基礎治療的重點在於控制細菌感染,透過牙周檢查評估牙齦健康狀況,針對牙菌斑與牙結石進行洗牙與深層刮除,醫師會指導患者正確的口腔清潔方式,如使用牙線、牙間刷與抗菌漱口水,以減少細菌滋生,這一階段可改善輕度牙周問題,降低牙周發炎狀況,部分患者可能不需要進一步手術治療。

第二階段:手術治療

若牙周病已導致牙周囊袋過深、齒槽骨流失,基礎治療無法完全清除感染時,醫師可能會建議進行牙周翻瓣手術,以清除深層病灶並重建牙周組織。對於骨質流失的患者,可透過補骨手術,利用骨粉植入或再生膜技術幫助牙周組織重建穩定性,針對特定患者,顯微牙周技術可進一步減少手術創傷,提高治療的精細度與成功率。

第三階段:維持性治療

牙周病治療並非一次性的療程,治療完成後,仍需透過定期回診與專業洗牙來維持牙周健康,避免牙周病復發。醫師將根據患者牙周狀況安排回診頻率,通常建議每 3 至 6 個月進行一次牙周清潔與追蹤檢查,透過持續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與正確的刷牙方式,讓牙周健康維持穩定,降低牙周病再次惡化的風險。

返回頂端